在考前進行適當的食補或藥補是有必要的,但食物進補與藥物進補一樣,也要講究進補的技巧與方法,才能補而有效。
一、要巧補,不可蠻補 有的學生由于學習辛苦,食欲不好,這時蹄膀、桂圓等滋膩補品,就不宜食用,否則容易引起腹脹,不思飲食。此時煮點山藥紅棗粥,就非常適宜。又如人參雖是大補之品,但如果正患傷風感冒,就不能進補。
二、要因時制宜 時值夏令期間,氣溫很高,不宜多吃熱性的補品,而用些鴨肉、海參、百合、白木耳等涼性補品,既滋補又可祛暑。人參有興奮大腦、活躍思維能力的作用,適宜在早晨服用,這樣白天精力充沛,學習效果就好;如果在晚上服用,反而可能影響睡眠。而夜宵吃碗蓮子紅棗湯,可寧心安神,會讓你睡個好覺。
三、要因人制宜 太子參和黃芪,都是補氣藥物,但要對癥施補,如果你是口干咽燥、大便偏干的,屬于熱性體質,可用太子參煮粥益氣養陰;如果你怕風畏寒,易感冒,可用黃芪煮粥益氣溫陽。如果搞反了,會有副作用。核桃仁和山藥都是補益食物,但便秘者宜食核桃仁,便溏者宜食山藥,否則就適得其反。
四、要注意搭配和配伍禁忌 枸杞子可以補腎益精、養肝明目,但內火偏重的人不可服用;白菊花可以醒腦平肝明目,但陽氣虛的人不可服用。如果我們用枸杞子配菊花泡茶,這樣既可平衡某種藥物的偏性,又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。食物和藥物之間,都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系,任何一本食療書中,都沒有人參蘿卜粥這個處方,這是因為按照中醫傳統的認識,蘿卜會抵消人參的作用。同樣,蟹和綠豆也最好不要與人參同服。
五、要注意忌口 患了咳嗽和哮喘的考生不能食用帶魚、黃魚等海鮮,以免引起過敏癥狀。感冒咽喉紅腫的考生,不能吃桂圓、荔枝等補品,因為這些溫熱的食品會“火上加油”,加劇咽喉充血。
六、要注意適量 人需要營養,但進補過了頭不僅會影響考生健康,還會影響考生復習。一般人每天服用生曬參 3克,隔水燉服,這是較合理的劑量,如果服后食欲正常,精神振奮,可以逐步加量,最多每日可用9克。
七、注意全面營養 家長必須重視考生一日三餐的食品營養合理和全面。那些方便面、漢堡包、三明治等,不能作為日常飲食,因為這些食品所含的營養不全面。
|